網頁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酷暑隨想

真正長遠的關係
除了吃飯、喝咖啡、共同活動外
會努力打破時空  距離限制
讓日常到未來常有你
刻意在各項計畫保留你的位子
也為存放將來共享的回憶準備大抽屜

你會是條高檔   用心搭配   仔細乾洗收藏的絲巾
而非順手拿來擦髒污   卻用過即丟的紙巾
若問從打哪經營這種關係
我覺得起點是開發溝通不完的話題
以及尊重、讓你處著聊著舒服沒壓力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
其實細節處處透著觀察與用心


切不開的家庭關係比較沈重
但求於家庭外又很難
所以知交半零落

大家在繁忙中像停不下的陀螺
至少圓心該是個安靜角落
我希望關愛的親友都感受寧靜  安詳  卻豐沛的美好
也期許自己能提供這種感受

嘗試丟開像泡泡般一個個冒出來的想法--
世事雖非量子能講概率(其實還是有友人持這看法!)
但加了意識一樣傷感情
還是別猜測平行時空
也別觀測Schrödinger那貓是死是活的好...
想想這部我期待很久
本週準備要去看的電影比較開心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時間之惑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爲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杜甫《贈衛八處士》


曾經每讀此詩便沈重感傷
這會兒卻發現感傷的事除了蒼老、別離還多得很

杜甫寫的人生跑馬燈
從長輩的口中聽到耳朵幾乎長繭
常懷疑為什麼他們樂意不斷重複
也納悶自己為什麼沒有像以前那麼愛杜甫--
看待記憶能不能站在另一個維度?

各種時間觀裡對近代人類影響最深遠的可能是牛頓
主張時間的均勻流逝乃獨立於事物的變化之外
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顛覆了科學界對絕對時間/空間的傳統看法
基調是速度快、引力大都使時間流逝變得較慢

其實從沒搞懂為什麼E=mc2?
只知道當速度進入了這個理論
人類直觀感受著的時間與空間都被重新定義
兩者相互作用、影響的「時空」概念由此誕生 --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由時間和空間交織而成的四維世界
時間和空間連為一體
時空對應的座標不會因任何事物發生而改變
故在四維世界中不存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
一切都發生在同一時間

然引力改變會讓時空扭曲
蟲洞就在講這個
算是另一部份的課題
也被當成拍攝穿越時空隧道類電影的梗


越來越多科學家順著狹義、廣義相對論深入研究
先後提出時間根本不存在(例如最近在讀的Max Tegmark)
只是大腦的神經元保存記憶而產生流動的時間感
這些錯覺放到物理學來看不再浪漫
感傷之淚是否也會變得廉價呢







忽想起「超時空攔截」那部電影的劇情
過去、此刻、未來的自己在某個時空相會--
時間若屬虛幻
平行宇宙若真存在
白天是否就懂夜的黑了呢
(忽然想高唱這首曲...)


所在的維度不夠立體
以既有經驗看待因果並不容易
佛家主張覺者才能洞悉一切因緣
感知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進而看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連
但是   多少人想當真正的覺者呢

不知怎的又想到弘一大師
不過我要繼續讀Tegmark的「穿越平行宇宙」了



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

別送


莫不是因緣引人深思發想?
「送別」旋律近日多次不經意飄進耳裡
不少人事更迭也發生在這個夏季

有人問寧願選死別還是生離
半晌答不上--
個人感覺若因緣俱足
人間或天上終將再見
遲或早何須計較
事竟全功每講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既擺第一
早到不如來得巧

再者
離別不見得哀傷
挨著的關係也不必然圓滿
善緣或孽緣在歲月流轉中可能改變
沒跟著這條長河流淌幾世
誰能知曉答案

當高堂明鏡悲白髮的長輩們一位位離世
當生命中有了三十年、四十載的老友
自然更貼近了弘一法師當時的心境--
聚雖好 別雖悲
世事堪玩味
放下並非薄情
更多時候是種成全
成全他人的圓滿
也享受一個人的清歡


港星周星馳或許深得其髓
在其主演或執導的影片中
常用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情」的梗
例如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至尊寶始終沒發現自己愛著紫霞仙子
直到紫霞被牛魔王刺死那一刻
他因頭箍收緊吃痛才不得不承認早為她動了情
例如西遊降魔篇
段小姐為救陳玄奘而遭孫悟空所殺時
陳玄奘才痛苦體會了對段小姐的真心愛慕

然而這樣的遺憾與悔悟
使至尊寶與陳玄奘都像弘一大師一樣選擇了自己的道場
放下對愛的短暫記憶
將過去塵封深埋

形式不代表意義
著相的不一定深刻
是以
何需送別?
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