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洋芋片的回憶

好久沒吃垃圾食物的我,在練完馬勒第二號合唱後因肚子餓,經過全聯社買了兩包準備「重溫舊夢」。

其實,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兒小二時從學校帶回家給我的一片洋芋片:
當天有同學給了她兩片,她吃一片後覺得好好吃,捨不得吃完,想把另一片帶回家給媽咪。可是怎麼帶呢?當時她書包剛好有塑膠袋,把洋芋片放進她吹飽氣再綁緊的塑膠袋裡帶回來.....

那應該是我此生覺得最好吃、最意猶未盡的洋芋片了。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音樂比賽感人插曲 1

今年全國音樂比賽的日期公布,竟和畢業旅行撞期。全團三分之二是高年級畢業生,我個人有史以來帶團用畢業生比例最高的一年,沒想到就遇到這麼嚴重的狀況。


抽掉這些畢業生後,只剩十一位程度稍弱的學弟妹可上台,連聲部都不知道怎麼分配與重整了,且距離賽期扣掉假日只剩三週左右。由於畢旅費用早已繳交,昨天有畢業生跟導師說不想比賽。導師為維護學生權益跳出來講話,接著家長也可能反彈,所以校方找我談時,我直接承諾:
「讓他們去畢業旅行沒關係,我就帶剩下的十一位低年級在校生上台比賽吧。」

校長、主任、組長如釋重負離開後,我私下集合畢業生。先感謝一起做音樂這麼多年的革命情感(其中好多人從新生跟我練到變畢業生),請他們為十一位學弟妹跟我祝禱別比得太難看,就宣布正式放生並請他們交回學校樂器。

結果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有學生紅了眼眶、依依不捨的交回樂器,一位學姐杵在原地不動,忽然開了口:
「老師,我們沒選擇了嗎?」
這句話像顆震撼彈,所有正在整理樂器的畢業生和我瞬間停格兩秒鐘,接著幾乎都蜂擁而上的說想去比賽,比完再跟畢旅同學會合。這些懂事的學生還看出了我的心思:
「我爸媽會尊重我完成比賽的決定,老師不要擔心。」


好久沒這麼感動,立刻陪著他們往上級找承辦人處理後續。雖還是有少數幾位沒把握說服家長或志不在此而棄賽,但選擇完成比賽的畢業生佔三分之二強,已經讓我幾乎飆淚。今天只吃了一餐和一杯咖啡卻持續亢奮中,放學幾乎是噙著淚回家的...

這就是今年最好的教師節和中秋節禮物?執教這麼多年,經歷這種高潮迭起的戲劇化發展還是覺得很考驗。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再看「天使與魔鬼」

桑提土墓起,惡魔洞相伴

穿越羅馬城,神秘元素展

光之徑綿延,神聖的考驗

崇高追尋路,天使引向前


隨著劇情的推演,梵諦岡和羅馬舊城區、萬神殿這些我曾造訪過的景點又一個個出現。

「天使與魔鬼」應該是Dan Brown原著改編的電影中個人最喜歡的一部,劇情緊湊、張力十足,在作者慣常帶入的宗教史、藝術與解謎主題外還多了尖端物理:希格斯玻色子反物質。我只是質疑片中的對撞機的實驗成熟度,畢竟這是2000的原著與2009的影片,當時粒子對撞機是否還在日內瓦研發或試運作階段?

反物質無法在自然界找到,若非存在於實驗室的人工環境下,隨即將與自然界的物質發生碰觸並湮滅。穩定的反物質人工也只能製造出極少量,且不帶電的反物質無法以磁場束縛而難以保存,所以影片中對其重要性與能量的強調看看就好。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上帝不會允許人類任意開啟潘朵拉的盒子。



Angels & Demons 對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