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向DIVA致敬


被譽為上帝欽點女高音的潔西‧諾曼(Jessye Norman)來了
此刻的她或許正在音樂廳裡彩排吧

已暌違台灣18載的她得獎記錄洋洋灑灑如下
1968年獲得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首獎
1982年以【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獲得英國留聲機唱片雜誌大獎
1984年以【拉威爾之歌】獲得第27屆葛萊美獎最佳美聲獨唱獎
1984年法國政府頒發藝術與人文榮銜
1988年以【華格納羅恩格林/女武神】獲得第31屆葛萊美獎最佳歌劇唱片獎
1989年法國總統密特朗頒發榮譽騎士勳章
1990年獲選為聯合國榮譽大使
1990~1998年間影音作品獲獎無數:
【潔西‧諾曼:巴黎聖母院聖誕音樂會】獲得美國有限電視協會傑出獎
音樂CD獲得荷蘭愛迪生唱片獎、法國唱片大獎,以及比利時、西班牙和德國的唱片獎。
1997年獲得美國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甘迺迪中心榮譽獎,是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
2006年獲得第48屆葛萊美獎終身成就獎
擁有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等28所知名大學的榮譽 博士學位

Jessye Norman、Kathleen BattleBarbara Hendricks是聲樂界最受肯定的三大黑珍珠
其中Kathleen Battle音色清脆透亮兼笑容甜美年輕時有女高音西施之稱
聽她演唱像乘著歌聲的翅膀自由靈活在天際遨翔
(不過近來有聽眾批評她的音色已鏽蝕
我倒沒聽過她近期的演唱
對這三位DIVA的印象仍來自若干年前影音記錄)
Barbara Hendricks除了音色溫暖外
頭腔音的技巧也用得出神入化 爐火純青
讓聽眾嘆為觀止
而Jessye Norman擁有航空母艦般的體型
猶如女聲樂家裡的Pavarotti
所以很多樂評忽略了她的努力
說她其實不需要太多技巧

這三位聲樂名伶中Jessye Norman尤為我學生時代以來的最愛
其純淨圓潤又厚實的嗓音及寬廣音域、歌路讓其他同儕相形失色
雖然她唱遍了歌劇、藝術歌曲、爵士樂甚至跨界音樂
但其中聖歌與黑人靈歌特別令我感動
曾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為我修補創痛
歌詞亦化為床前跪念的禱詞
直到我平靜入睡
那經驗是畢生難忘的

今晚
從第一個聲音的迴盪開始
大家就能聽出歲月是否磨蝕了天籟
但即使人老 聲音老了
記憶仍將停格
Jessye Norman為我唱的未央歌也會繼續下去
我僅以此文向心目中的第一DIVA致敬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網路雜感

日前跟Lucky聯絡上
她透過其他同學再經MSN找到我
過程有點曲折
但接觸到彼此讓我們驚喜莫名
畢竟已經失聯十幾年了

她說網路的相片已認不出是我
看到Lucky的全家福照片我也覺得很陌生
很難把相片上看似賢慧的母親與昔日班上瘋癲的開心果做聯想
不禁感慨在時間的河裡什麼都留不住
改變的豈止外貌而已呢
我骨子裡沒變的
大概只剩零星從小就存在的天馬行空的幻想罷了
而且實行率已幾近零

透過網路看同學的感覺很怪 似近實遠
畢竟十幾年沒見面
網路的接觸依然那麼不實際
不過是隱藏在液晶螢幕裡幾張相片
即使海豚的部落格爬滿密密麻麻的文字
也只是她生活的一部份
就像「楚門的世界」般大家都在看
差異只在部落格的主人可以選擇願意公開的部分

所以網路的似幻似真常讓人迷惘
可以是一個宣洩的窗口
可以是療傷的避風港
卻也是等綿羊自投羅網的虎狼之口
我還是乖乖把它當成工具書就好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團練花絮



本年度「榮膺」團裡總幹事
整個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能再慣性遲到與提早落跑
練習也要格外專心


衝著我是幹部
周遭開始不斷有伙伴問
「喂!剛才說練哪一首?哪一部?」
「黑板的筆記在講哪裡?」
「到第幾小節了?」
............


天啊
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專心過
當總幹事是太混得來的懲罰吧
這才察覺自己練團總躲在最後面
有時老師講快了外加自己的渙散
一閃神就不知道岔到哪兒去


趁老師不注意時環顧四周
原來第三排是道分水嶺
坐第三排之後的人大概很少保持清醒
聊天串門的大有人在(有時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還有人躲在譜架後面吃便當啊水果的
這讓我想起電影「狂戀維納斯」一開始交響樂團彩排而指揮未到的混亂場景
有人打瞌睡
有人打毛線
也有人拿譜摺紙飛機亂射
還有人拿弓當玉如意伸進衣服抓背....


我笑一笑回神
進到巴爾托克的羅馬尼亞舞曲裡
和聲充斥許多不諧和的增二度和絃
詭異的音響效果讓我想起德古拉公爵
不知他大肆殺戮土耳其人的十五世紀裡
這種民族風的音樂已經形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