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這一環後面都甭提了
記得小時候的老師就曾經在團練時告訴過大家
(我甚至已經忘記是合唱團還是樂團)
音高與節拍只有準確和不準兩種
就算是零點零零幾的差距也不容許
因為差不多也不比差很多接近完美
我一直謹記在心
卻也導致帶團的痛苦
所以常常思索要不要降低標準
猶記那晚「天鵝湖」裡有些小角色的旋轉無法剛好回到360度
(或許第一、二圈還行,後面幾圈就來不及到位)
這使我想到學生們的支撐力
有多少人的音準和節奏無法精確
又有多少人只撐得住前面兩分鐘呢
這種問題要如何解決
我該更努力還是let it be(其實做不到)?
藝術的素養真的來自天賦毫無妥協餘地嗎
待人處事的EQ可以自己提升
歷史上也多的是沒有基礎的素人畫家或自修而成的作曲家
我相信很多學習者具備條件
只是在等待開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