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跟Lucky聯絡上
她透過其他同學再經MSN找到我
過程有點曲折
但接觸到彼此讓我們驚喜莫名
畢竟已經失聯十幾年了
她說網路的相片已認不出是我
看到Lucky的全家福照片我也覺得很陌生
很難把相片上看似賢慧的母親與昔日班上瘋癲的開心果做聯想
不禁感慨在時間的河裡什麼都留不住
改變的豈止外貌而已呢
我骨子裡沒變的
大概只剩零星從小就存在的天馬行空的幻想罷了
而且實行率已幾近零
透過網路看同學的感覺很怪 似近實遠
畢竟十幾年沒見面
網路的接觸依然那麼不實際
不過是隱藏在液晶螢幕裡幾張相片
即使海豚的部落格爬滿密密麻麻的文字
也只是她生活的一部份
就像「楚門的世界」般大家都在看
差異只在部落格的主人可以選擇願意公開的部分
所以網路的似幻似真常讓人迷惘
可以是一個宣洩的窗口
可以是療傷的避風港
卻也是等綿羊自投羅網的虎狼之口
我還是乖乖把它當成工具書就好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團練花絮
本年度「榮膺」團裡總幹事
整個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能再慣性遲到與提早落跑
練習也要格外專心
衝著我是幹部
周遭開始不斷有伙伴問
「喂!剛才說練哪一首?哪一部?」
「黑板的筆記在講哪裡?」
「到第幾小節了?」
............
天啊
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專心過
當總幹事是太混得來的懲罰吧
這才察覺自己練團總躲在最後面
有時老師講快了外加自己的渙散
一閃神就不知道岔到哪兒去
趁老師不注意時環顧四周
原來第三排是道分水嶺
坐第三排之後的人大概很少保持清醒
聊天串門的大有人在(有時我也是其中一份子)
還有人躲在譜架後面吃便當啊水果的
這讓我想起電影「狂戀維納斯」一開始交響樂團彩排而指揮未到的混亂場景
有人打瞌睡
有人打毛線
也有人拿譜摺紙飛機亂射
還有人拿弓當玉如意伸進衣服抓背....
我笑一笑回神
進到巴爾托克的羅馬尼亞舞曲裡
和聲充斥許多不諧和的增二度和絃
詭異的音響效果讓我想起德古拉公爵
不知他大肆殺戮土耳其人的十五世紀裡
這種民族風的音樂已經形成了嗎
Labels:
札記類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達文西密碼 VS 天使 & 魔鬼(四)
隨著「達文西密碼」一書的暢銷
許多週邊產品及相關議題難以遏止地延燒開來
各家評論褒貶不一
若非對宗教史已了然於胸或者信仰堅定的讀者
確實容易被丹‧布朗牽著走
就像看金庸容易虛實不分一樣
雜誌、網路上的各家評論
以李家同教授的看法給我印象尤其深刻
他認為此書是一本完全不符合邏輯的小說
光耶穌有沒有後代就難以考據了
何況就算有代代相傳也應不只兩個人
另外還有些負面評語
說這本書結構不嚴謹且收尾草率 虎頭蛇尾
不足以成為一本優秀的推理、懸疑小說之類的
老實說
或許因為我的角度不夠全面化
所以有意或無意之間忽略掉這些問題
但誰看小說或藝文作品不是從中選取自己有興趣的元素呢
隨便舉例子
全面性來看朱少麟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是觸動心弦的感人小說
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羅素克洛的「神鬼戰士」等影片更盪氣迴腸
但若談細節朱少麟文筆儘管洗鍊細膩
對書中角色及劇情演變卻交代得不夠完整
另兩部影片中亦有明顯的史學之誤已被指證歷歷
究竟是佳作還是灑狗血的濫情之作
就要端看欣賞者的態度、角度
「達文西密碼」和「天使 & 魔鬼」或有謬誤
但情節屬實或虛構已無損我對歷史及宗教的定位
甚至引發更大的動力與興趣去深究藝術品和藝術家的詮釋
從書籍、影片、DISCOVERY報導到旅遊路線及相關週邊產品等等看來
丹‧布朗創造的不僅是莫大商機
同時也是藝文及歷史愛好者的指針
說不定還能引出延續主題卻青出於藍的作品
這才是這位作者對藝文最大的貢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