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著相




















修行乃不斷洞悉幻象的自我抽離
除了冥想外
說法、文字、典籍、音樂或影片等都是媒介
「著相」容易成為另一個陷阱--
菜合不合胃口一兩口就知道
人投不投緣聊幾句感覺得到
引領修行的媒介是否提升三觀的正道
若未從歷練中學會判斷的直覺
就會陷於鬼打牆的輪迴

當科學往高處漸入哲學 甚至神學範疇時
光看懂如何作用就是道關卡
不易釐清之際也分流出信徒與不可知論者
意識決定量子的運作仍只能觀測而無法證明
更別提還有宏觀物理中不存在的疊加態啊
所以那隻壯大了哥本哈根學派的薛定諤的貓才既生又死
是吧

個人偏好透過文字深度體會與學習
但這一樣是牽引人心的「相」
即使用字遣詞儘量精確
下筆的描述與解讀的感受卻是主觀的
再者
資訊爆炸與3C充斥的今日
很多人拿影音取代閱讀的學習
網路針對各種主題探究、討論的海量視頻
(包括底下分享的影片)
對觀看者影響力恐怕比書籍更大
所以得在幫助釐清還是帶入迷思上建立分辨力

曾以為最虛無的媒介其實最真實
因為大家會在文字、旋律、畫作裡振奮或流淚
這些創作者的出發點是勉勵、表達或療癒
自渡已經是一種能力
若能渡人則更是格局

不過
尋求舒適圈  同溫層是多數人的習性
人們常只看到想看的
只相信願意接受的
那麼這個「相」
會成為有業障者強化自己人生腳本的素材
信仰理念都受此影響
也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
別忘了金剛經提醒過的--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