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首曲子,也是部電影,且跟媽媽咪啊!一樣先有傑出的曲,之後才被寫出劇情去配曲。
Gloomy Sunday一曲最早是匈牙利鋼琴家原創,曾因太多人(包括創作者自己)聆聽後憂鬱自盡而被禁播,所以約三十年前就引起我的注意,當時聽的是爵士名伶比莉·哈樂黛的版本,曲中確實飄著淡淡哀傷,倒也不至於讓我想尋短。
1999年德、匈兩國以此曲的創作背景為基底合拍了一部名為《狂琴難了》(德語: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的反戰電影。
電影將場景設置到二戰時期的布達佩斯,一家知名餐館的猶太裔老闆、餐廳女經理與餐廳琴師間發展著微妙卻和諧的三角戀情。由於飾演琴師的Stefano Dionisi更早有部傑作「絕代豔姬」(1994),是我長期用來介紹巴洛克時期閹割男歌手的教材之一,所以注意力馬上被這位渾身充滿憂鬱氣質的男演員吸引。
餐廳有位老主顧是德國人,並與女主角同一天生日,原與老闆交好,三年後成了納粹軍官再度為美食光顧餐廳。琴師由於不甘為納粹演奏而舉槍自盡,軍官則因私欲與垂涎女主角的美色而出賣了猶太裔的餐廳老闆,害老闆被遣送奧斯威辛集中營致死。之後女主角等了五十年,終於等到這位德國軍官來店用餐以慶祝八十大壽,並在兒子的幫助之下為兩位愛人報仇。
這是一部很好看的劇情片,很多人在猜兒子的親生父親到底是哪個角色--
劇中女主角最後發生關係的人是德國軍官(當時她不得不就範以求軍官讓老闆平安歸來,只是後來卻被騙了),但她之前與兩位情人都有發生關係...
其實仔細將電影完整看過,還是可以找到比較合理的答案,算部很值得推薦的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