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人間四月天


















四月只剩一週才提筆有點晚
地球暖化改變了不少自然景觀
月初窗外的吉野櫻還綻放著
有些地方甚至下四月雪
所以偶見新芽與寒意的抗頡

四月主要為牡羊座
做為一年之首的星座
突破重圍 衝鋒果決當彰顯於此
也是許多牡羊座親友與生俱來的性格(有些比較隱性)
然而這個族群的功課大概是堅持度
要比較小心虎頭蛇尾 無疾而終

對四月的感受因人而異
不會只限於春意盎然後的怒放而已
例如林徽因的這首詩
提到了風   舞   黃昏   星子
她詩裡的主角豐富了她的想像
而她的詩具象化了我們感受到的四月天

很多人視它為一首情詩
並揣測男主角是哪一位
結果是林徽因寫給兒子梁從誡的
他幸運的在襁褓中就承載著滿滿的美與愛



































徐志摩  梁思成與金岳霖三位才子
各自在林徽因的生命中譜出不同曲風的篇章
我很難說出貼切的曲子去涵蓋他們三位的才情
只覺得像快板  慢板與中庸行板
在奏鳴曲式裡快板加輪旋曲常放在最後
不禁揣摩林徽因若與這三位結識的時間順序重新排列的話
命運交響曲會出現什麼變化呢

可惜沒如果
但也幸好沒如果
我們只能把所有的發展都當最好的結果


金岳霖悄然走入了林徽因的婚姻生活
卻始終保持著度與距離
雖然在紛紜的眾說裡
有的說他不願傷害梁思成
也有人說金岳霖只是更愛自由 不想負責
然而光他欣賞與對待林徽因的方是就是最值得讚賞的
愛 本非只是不羈的張揚
也該有內斂的節制

一樣四月的花
木棉與紫藤視覺上就有這兩種極端的氣質


人只是這個世界的客體
故事的盡頭就像默默走出了一幅畫
金岳霖知道過程追尋什麼
而亙古的又是什麼
下為他獻給四月離世的林徽因的輓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金岳霖為另位好友鄧以蟄寫的輓聯則是--
露霜葭蒼   宛在澄波千頃水
屋深月滿   依稀薜荔百年人



呼應鄧以蟄美學大師的身份
其中有水有月  雅致情深
金岳霖果然不愧具有讓林徽因也動心的才情啊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大隻佬(2003)


這部充滿禪意  值得反覆咀嚼的大隻佬
是個人對香港導演杜琪峰評價最高的一部作品
論宿世因果
大家心中那把尺不盡相同
輪迴也非單純可等值代換的過程
但放下不執著卻是今生的你我都可修習的功課

見旁人未得與行為相應的果報或質疑公道
讀了忒修斯之船就會發現這個悖論--
既然人無法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水
那時空移轉後的李鳳儀還是之前殺人無數的日本兵嗎

然而大隻佬卻說了:
「不是前世今生
那個日本兵不是李鳳儀
李鳳儀不是那個日本兵
只是日本兵殺了人
李鳳儀就要死
這就是因果法則」
大隻佬說這話時剛好拾荒阿婆推著回收車經過
在他們身邊撿拾起兩支玻璃瓶
丟瓶子與撿瓶子不同人
但有人扔就有人得善後
正不落痕跡的解釋了這個道理

此乃量子糾纏的體現
當人們以好壞各種形式與他人能量場產生共振
哪怕到天涯海角還是輪迴轉世
因果仍會互相鎖定
你就是他 他就是你
因彼此互為意念的投射
累世的相愛相殺
看誰先放下罷了

劇中的了因與殺人犯孫果的名字是有意安排的呼應
起初小和尚了因發現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終將發生的事
憤懣的脫下袈裟還俗
還混跡於燈紅酒綠
但李鳳儀為了他用自己去終止量子糾纏
了因也在最後悟出心魔的運作而放下恨意
佛家之所以勸說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這就是真諦啊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Prisoners 私法爭鋒(2013) VS Mystic River 神秘河流(2003)



奧斯卡季又近
昔日總趕在頒獎前把當屆熱門影片嗑完
邊看邊做一堆相關功課
現在時間卻不夠用到欠一屁股電影債
能夠耍廢的假期裡才囫圇吞棗 狼吞虎嚥

我是從追Jake Gyllenhaal的作品開始的
他的光芒在李安的「斷背山」裡被已故的Heath Ledger掩蓋
但看了「十月的天空」和「怵目驚魂28天」後發現他蠻慎選劇本的
後者做空難預知夢的劇情在那個年代很先進而另類
他也似乎適合內斂、心裡戲很深的角色
寒假就特地挑了「雙面危敵」與「私法爭鋒
前者演的雙重人格讓我想起「鬥陣俱樂部
後者則著重人性刻畫  劇情的鋪陳也有層次
主次要演員詮釋又到位
看下來心情整個變得沈重灰暗

劇情不複雜
兩個小女孩結伴出門後一起失蹤
兩位父親、兩個家庭都著急卻有不同表現
Jake Gyllenhaal飾演鎮上辦案的警長
追著追著扯出多年前的案外案


同個故事被不同人陳述會有不同的樣貌
電影的厲害之處不在故事本身
更在於說故事的方式及其帶給觀眾的感受
或是否能伴隨省思--
劇中那對失去孩子就拐別人孩子的夫妻
那明明是受害者卻一直被冤枉成加害者的可憐孩子
還有傷害別人時不斷禱告念經文
彷彿就能合理化行為並得到上帝加持的扭曲心態...
此片的後勁在於沒有演出來但可能在觀眾心裡發酵的小劇場


因主觀的誤解而去傷害無辜者的行為
等於以上帝之名行魔鬼之實
(好吧,他們原也是苦主,或許不算魔鬼,但就是自以為正義的凡人)
這使我聯想到另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神秘河流
只要是Clinton Eastwood出品
大家都會朝緩慢節奏卻深刻鋪陳去歸類

「神秘河流」在我看來處理得更細膩內斂
演員全是大拿看來甚為過癮
連飾演意外被弒的女兒  很快就領便當的Emmy Rossum
也於日後的「歌劇魅影」電影版裡紅過一波
在我心中是繼Meg Ryan後最符合美國甜心形象的青春典型

劇中三個兒時玩在一起的街頭屁孩
成年後發展與命運都不同
其中最慘的男孩Dave被陌生人挾持上車帶去侵犯
逃出後的餘生活在他人無法體會的陰霾中
配偶也不站在他這邊或幫助他釐清
最後還被童年好友Jimmy冤枉乃至於親手殺害

Jimmy誤會愛女被Dave所殺而準備為女兒報仇時
Dave一邊否認著   一邊對Jimmy掏心窩:
「如果25年前上那台車的人是你,你就會理解...」
豈料Jimmy直接吐槽:
「但上車的人不是我,是你。」

在這一幕裡
雖能想像Jimmy亟欲為女兒復仇的冷血
然而Dave的痛卻是黑暗隱晦且終身難以啟齒的
最後還不明不白的被冤枉被殺害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這裡時忍不住揪心的眼淚
飾演Jimmy的Sean Penn 和飾演Dave的Tim Robbins都很精湛
雙雙囊括該屆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

這部電影一樣處處套入經文
以虔誠信仰來包裝角色在劇情中的人設--
混過黑道 蹲過苦牢的Jimmy成為教會成員還出席女兒領聖餐儀式
挾持並猥褻童年Dave的戀童變態甚至戴著主教戒指要求Dave親吻之...


我相信上帝還是上帝
但凡人也畢竟是凡人
於是呂氏春秋和列子 ‧ 說符裡都出現過的故事「
疑人竊鈇」常發生在現實中
主觀的論斷他人或入人於罪幾乎是人性的一部份

然而
上帝面前自有天平
誰有權柄審判別人
帶著自己眼中的樑木去挑別人眼中的刺呢

其實人類建立的宗教及利用各路神祇的方式
不少已偏離原始純淨的真理
不願放下成見自我省思的話
宗教就只是自圓其說的話術和藉口罷了
不得不引以為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