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女性角色大觀園(四)

Meryl Streep在眾女伶中是我的最愛
可用數篇心得來暢談她
其實她長得不出色
因此可無後顧之憂的專心於角色
觀眾也會關注在她的表演上
不過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她拿的獎遠少於應得的
例如光Out Of Africa(
遠離非洲)沒為她贏下最佳女主角就令許多影迷百思不解
除了這部片以外
The Deer Hunter (
越戰獵鹿人,1978)
Kramer vs. Kramer(
克拉瑪對克拉瑪,1979)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
法國中尉的女人,1981)
Sophie's Choice(
蘇菲亞的選擇,1982)
Evil Angels(
暗夜哭聲,1988)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麥迪遜之橋,1995)
Marvin's Room(
親親壞姊妹,1996)
One True Thing(
親情無價,1998)
The Devil Wears Prada(
穿著Prada的惡魔,2006)
這幾部片中的她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
應都具代表及問鼎奧斯卡的資格
結果實際拿下的只有「克拉瑪對克拉瑪」和「蘇菲亞的選擇」兩座女主角
此外六座金球獎
一座大英影視獎
柏林及坎城影展獎各一
義大利大衛電影獎及澳洲電影獎各二
幾座喜劇獎
剩下的都是較沒影響力的獎項

都說金球獎是奧斯卡金像獎的風向球
且看看史翠普拿的金球是哪幾部片:
●2007 Won Golden Globe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Musical or Comedy for: 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
●2004 Won Golden Globe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Mini-Series or a Motion Picture Made for Television for: Angels in America (2003) (mini)
●2003 Won Golden Globe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for:
Adaptation.(2002) (台灣好像沒上映)
●1983 Won Golden Globe 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for: Sophie's Choice (1982)

●1982 Won Golden Globe Best Motion Picture Actress - Drama for: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1)
●1980 Won Golden Globe Best Motion Picture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for: Kramer vs. Kramer (1979)
(以上資料來源:
IMDB

See?
整體的肯定中同時為她奪下的金像獎不及一半
原因何在
他們認為梅麗史翠普已經成精、成神
不需要這多餘的光環嗎?

在許多不同的競賽裡常見參賽者都很優秀僅差距些微的情況
要掄魁必須完美結合天時、地利、人和
史翠普的精湛有目共睹
但還需要其他演員、劇本及工作人員的襯托

有時戲太強也會掩蓋演員的鋒芒
例如我很喜歡的「英倫情人」就有這種遺憾
總共入圍12個奧斯卡獎項
但演員部分只有Juliette Binoche(茱莉葉畢諾許)獲得最佳女配角
同時入圍的男女主角都鎩羽而歸
並非表現不稱職
而是靠幾個人撐起極盡壯闊的畫面與史詩般的情節實在不容易
整個入圍項目及結果如下

1997 
Won Oscar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Juliette Binoche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Best Cinematography
Best Costume Design
Best Director:Anthony Minghella
Best Film Editing
Best Music, Original Dramatic Score
Best Picture
Best Sound
Nominated Oscar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Ralph Fiennes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Kristin Scott Thomas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Based on Material from Another Medium:Anthony Minghella
(資料來源:IMDB

這是戲比人強的例子
若論人比戲強親情無價或許可以算個例子
史翠普將罹癌末期的賢妻良母詮釋得絲絲入扣
對女兒的臨終交代也令人動容
可惜戲的組織及張力略顯鬆散
以致沒有抱回任何獎項

至於戲和其餘角色都堪與梅麗史翠普交鋒的片子
不外法國中尉的女人克拉瑪對克拉瑪遠離非洲麥迪遜之橋這幾部經典
角色塑造夠立體
編劇到掌鏡也細膩而可圈可點
入圍後呼聲甚高 影評更一致肯定
尤其後三部的搭檔達斯汀霍夫曼勞勃瑞福科林伊斯威特都是硬底子
演員間得以相互烘托幫襯
最後角逐失利恐怕出於天時與人和的不足
倒使大家十分意外和惋惜

史翠普近年少有口碑佳的代表作
卻出現讓人詫異的爛片
像She-Devil(台灣好像沒上映,1989)聽說慘不忍睹
Death Becomes Her(捉神弄鬼,1992)全是大卡司卻言之無物的亂搞一通
時時刻刻(2002)片子雖好
她飾演的配角卻單薄得缺乏養分
實在太糟蹋好演技了
不知是沒有好劇本上門還是缺乏挑劇本的判斷力
影迷們也只能緬懷其舊作
所以穿著Prada的惡魔雖然還是摃龜
卻畢竟拉了泥淖裡的她一把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女性角色大觀園(三)


很喜歡Cate Blanchett(凱特布蘭琪)這位演員
從女王、仙女、名媛到尋常主婦、教師
從風華絕代的大家閨秀到惹人憐惜的小家碧玉
她歷年來幾乎各類角色通吃
這一點跟我最欣賞的Meryl Streep(梅麗史翠普)
有另一位拿過兩屆影后的Hilary Swank(希拉蕊史旺)很像

她們之所以能如此不受限
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
我個人認為還有個共通點就是具特色的中等美女

演技可以不斷精進
現在的化妝、整形技術也能大幅改變容貌
例如
Nicole Kidman(妮可基嫚)The Hours裡墊高鼻子

Charlize Theron(莎莉賽隆)Monster中變醜增胖


 


















這兩部影片也確實為她們成功贏得獎項
但演員們的可塑性有高低之分
外型不可能不是重要的選角因素

以下提到的演員表現都很搶眼
不過整體感可能普遍因為所接的角色而略顯受限
Penélope Cruz(潘妮洛普克魯茲)雖努力擺脫花瓶形象
但她輪廓確實太深太美了
說服力總不足
光看在Gothika(鬼影人)這部片裡她和Halle Berry(荷兒貝瑞)誰比較像瘋婆就知道了
雖然表現頗受好評
但芝加哥裡霸氣、頤指氣使的大姊大和冷山裡優雅柔弱會彈琴的牧師女兒就不挑她去擔綱
覺得形象不符是不是

幸好芮妮齊薇格仍有些能發揮內心戲份的作品
Jerry Maguire(征服情海)的單親媽媽、
One True Thing (親情無價)的自私女兒
以及Cinderella Man(忘記台灣翻成什麼片名)中拳擊手的妻子都是不錯代表
親情無價一片尤其讓我感動又印象深刻
有幸與梅麗史翠普合作
相信她一定從前輩的渾身「戲」胞得到不少啟發

再回來看凱特布蘭琪
她得天獨厚何在呢
依我看她各方條件都恰到好處
稍過於中等之姿使她進可攻退可守
(像Jenifer Lopez珍妮佛羅培茲的外型及誇張的表演就蠻難讓觀眾不過度關注她)
因此適合當紅花也能飾演綠葉
輪廓的深淺度剛剛好
給人的距離感可遠可近、可強悍可柔弱
這可不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先天條件
加上她本身的耕耘及在劇院磨練出來的火候
成功自然可期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女性角色大觀園(二)




Notes on a Scandal(醜聞筆記)片中看到些似曾相識情節
飾演女老師的Cate Blanchett(凱特布蘭琪)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Judi Dench的對手戲堪稱一絕

許多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澳洲影星曾在劇院磨練過
最好的範例應該是凱特布蘭琪和 Geoffrey Rush
影片中凱特的不倫角色其實很常見
也越來越多師生戀的情節佔據報紙版面

這讓我想起同學昔日某校時曾陷入一段三角戀情
對象分別為該校棒球隊的教練與學生
教練已婚  長她12歲
學生則小她6歲
但她兩邊都吃得開且持續多年

醜聞筆記裡的女老師希芭根據原著是以41、42左右的年紀和15歲的中學生戀愛
雖說年齡對相愛的人不是問題
但這差距大到有點匪夷所思
不過凱特布蘭琪在劇中看起來是年輕得多的
甚至被以蜜桃形容
我也覺得她來擔綱再適合不過了



她飾演不善於處理問題學生的美術老師
也正因是美術老師
裝扮總散發著女人味而引人遐想
女性讚嘆  男性覬覦

拍攝時為了表現希芭這個角色的美感
劇組特別安排了設計師來打點她的服裝
凱特布蘭琪的品味在影劇圈有目共睹
但片中要呈現的卻非華麗時髦
而是嫵媚清靈而春意盎然的效果
畢竟得符合她為人師、人妻、人母的角色要求

為什麼希芭是美術老師
原作者和編劇何不選別的科目
大家都直覺這個談不倫戀的老師教授藝術科目的說服力最高嗎
(所以換成音樂老師、戲劇表演老師大概也沒什麼不可以)

無論中西
藝術工作者大抵給人浪漫多情、特立獨行
又勇於擺脫傳統包袱 

卻短視或缺乏條理的印象
(所以這個領域承認自己出櫃的同性戀者也多)
加上薰陶後的氣質和靈秀
彷彿是讓荷爾蒙作祟又血氣方剛的男學生衝動的不二人選
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3.7後記:
柯P底下的話真是挺讓人不認同的
這票怎麼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