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西班牙反芻記(七)



此行到西班牙對扇子留下的印象
恐怕比在任何其他國家都來得深
因為西班牙的仕女(有些男性亦然)簡直人手一扇
在這個空調用得十分節制的國家
隨時隨地有人自製涼風
尤其沒有冷氣的悶熱地鐵站裡
簡直萬頭鑽動 萬扇煽動

本以為這是Flamingo的國度才會到處賣扇子
後來發現這跟他們的民族舞蹈沒有絕對關係
扇子已成他們的民生用品之一
可惜我只應景買個兩把紀念
有些小店的扇子做得挺有特色
不過當時一方面覺得貴 二方面認為用不上
看看就罷手了
現在想起來些許遺憾
不少國家很難有機會再造訪
何必錙銖計較呢

中國也多得是扇子
同行有伙伴就說在大陸買太多
根本不想再買
但每個國家的風情都有不同的呈現
看看原有的檀香扇、紙扇
甚至其他國家的藤扇
再看看西班牙的蕾絲扇
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感覺

有的扇子適合在仲夏夜搧風趕蚊子
讓人聯想皺紋滿佈 閒話家常的老人家
有的扇子題了詩詞
可供騷人墨客賣弄倜儻
有的扇子綴滿羽毛、飾品
適合一千零一夜裡充滿波斯風情的慵懶后妃
也有扇子滾了蕾絲
讓人遐想被遮住那張巧笑倩兮的臉蛋

自古以來扇子一直是項很有味道的配件
只是由於亞洲國家工業化得晚
二十世紀後期搭建大型公共建築自然考慮到現代化的空調系統
扇子也因此慢慢走入歷史
反觀歐洲許多地方夏天燠熱是因為設計那些建築時還沒有冷氣這玩意兒

西班牙之行讓我尋回那種復古的感覺
常看到情侶互相為對方搧風
這種視覺效果為我的記憶添了許多詩意
也贊許他們對能源的珍惜與節制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西班牙反芻記(六)


(巴塞隆納:聖家堂復活立面&米拉之家)

從西班牙返台多日還沒回到現實生活
回顧Granada買的DVD一看就是一下午
邊拍邊把玩紀念品又耗去整晚
更遑論處理伙伴們寄來的影像光碟所花的時間了

浪擲光陰於美好事物是可貴的
整理旅遊資料庫仍常流連那些忘了名稱的小鎮小湖小山丘
某些驚鴻一瞥的極致景物
乃至與陌生旅者的小小邂逅
就是不太記得各地食物的味道
可見味蕾十分遲鈍

旅遊的起點與終點並不是機場
它有比旅程本身長得多的醞釀期與沈澱期
其中尤以後者持續最久
每個人在旅遊中最滿足的地方應有所不同
有人重視美食
有人僅求輕鬆放空
有人印證史地藝術
也有人踐履大山大水大峽灣
追求視覺的壯闊與震撼
但旅程回饋給個人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對我而言賞味期可達數年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西班牙反芻記(五)

 
(塞哥維亞城堡:馬賽克磁磚地圖)

別小看它在歐洲算不上什麼趾高氣昂的國家
物價卻絕對不遑多讓
這幾年歐元飆得嚇人
真不知道怎敢造訪這種地方

東西貴 治安又差
小小一瓶礦泉水就要一點多或兩歐元
幾乎隨便什麼最基本的飲品都是1.8-2歐元之類的價格起跳
剛開始在馬德里及其周邊活動還嫌貴
後來發現那裡和安達魯西亞算相對便宜
之後到加泰隆尼亞的物價更不敢領教

物價奠基於國民所得
也反應所得
看到許多外國人全家大小傾巢活動
無論用餐、看flamingo或進博物館、城堡參觀
錢掏得似乎很輕鬆
離境時也見身邊老外拿著一大疊退稅單排隊
不知買了多少東西
因而十分為台灣的國民所得感到悲哀
據稱中產階級逐漸消失中
除了朱門酒肉臭外
多少家庭在燒炭的邊緣苟延殘喘著
如此一道出國開眼界有幾個家庭消費得起

台灣的建設奇蹟已成明日黃花
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無盡的弊案
SAMSUNG、HYUNDAI、DAEWOO等企業產品滲入國人的生活後
我們只能眼睜睜又心痛地看著南韓國民所得超過台灣
連對岸都正在迎頭趕上
西方著名景點的外文解說已經除了日文又多出簡體中文
台灣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