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翻自中文官網)
關於此片的評論沸沸揚揚
一路看過去有中肯有偏激
有粗略有細膩
發現許多人直呼感動 淚如雨下
卻難將那份感動訴諸於文字
又是電腦普及化使大家閱讀與動筆時間減少的後遺症
藝術家的工作都在呈現人類感情的起伏
只是使用的工具與媒介各有差異
樂音 畫筆 相機 肢體 雕刻刀 鵝毛筆等等
但憑人類想像力延伸的極限
電影是相當昂貴的一種表達方式
又可帶動無數的相關產業及邊際效應
因此拍影片的人需要更宏觀也更靈敏
這部片除了賣座外
至少已經使翻譯及原著小說
還有電影原聲帶暢銷
人們會連帶地去看這對男演員以前飾演過的其他角色
去瞭解牛仔文化
甚至根據拍攝場景規劃出遊憩路線
準備到斷背山一遊
這樣的延燒看來不亞於「達文西密碼」熱
老實說
可能是年紀與歷練使然
當下雖感揪心卻未流淚
身邊很多人甚至認為不如預期
沒想到它後勁這麼強
依然在我內心持續發酵
一如它對其他觀片者的影響
只是有人微醺
有人宿醉難醒而看了一遍又一遍
同一部片在不同的時間、心境下觀賞每次所得皆有不同
其實雖然「斷背山」和「登峰造擊」的題材南轅北轍
觀賞完沈澱後的情緒倒有幾分相似
只是科老這把年紀才構築得出來的深度與廣度若已被李安這年輕許多的外國人追上
奧斯卡確實沒有理由不肯定他
夏川里美的原唱
此曲是去印度時玉婷向我介紹的
當時在Mandawa(曼達瓦)
一個位於印度Rajasthan邦
落後而黃沙蕩蕩的小鎮
小到不消半天就整個繞過一圈了
鎮裡許多帶庭院中庭設計的古貴族宅第稱為Haveli(哈維里)
如今徒留斷垣殘壁與斑駁的濕壁畫以及衣著襤褸沿路隨著我們乞討的小孩
遊客不多
步行在寧謐的Haveli間光陰似乎凝結了
佇立於庭院會讓人想像曾端著托盤在其中穿梭的奴僕
川流不息的駱駝三輪車乃至於身著華服的貴族們
還有受波斯及印度教建築影響的的拱門上描繪著象神的異國風情
這一切對深愛歐式建築的我都是全然不同的體驗
而且還騎了駱駝
與在埃及金字塔旁趕駱駝行大漠的經驗相比
這裡蜿蜒的小徑及沿途Haveli的風光自是大異其趣
那晚和玉婷住曼達瓦城堡
雖已成客棧卻無損其豪邁大氣
躺在頂樓享受沁涼夜風
沒有光害也讓我們從夜空認出了幾個星座
暢談之際並肩同聽的音樂就是這首沖繩風的「淚光閃閃」
我想我會記得夏川里美很久
不是因為電影
而是因為曼達瓦的夜風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