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簡單規律的生活
比較容易沈靜專注於目標
剛寫完關於心流的札記
觀想起心念與軀體的旅行
軀體外顯易見
念頭內隱難辨
千山萬水 大江南北的遊歷確實值得讚嘆艷羨
但軀體受制的心念若是足夠澄淨敏銳
可以更加無遠弗屆
因為自己的心就是個宇宙
紀錄著走過的旅程
只是有人會回顧分類壓縮
也有人從不整理
直到硬碟滿了...直接刪除?
不禁聯想起神秀(師從禪宗五祖弘忍)的偈: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我們有形 無形的千山路
在作家陳幸蕙筆下成為充滿意境的詩句
加上音樂人陳志遠的旋律與潘越雲獨特繞樑的嗓音
成為一首絕美雋永 個人非常欣賞的歌曲
透著淡淡的憂傷
隱約等待著一個可能在燈火闌珊處
也可能不會出現
或已然錯過的對象
因而無奈將心託明月
帶著寧願不記來時路的惆悵--
這樣的牽掛
是因為菩提樹與明鏡台仍使心有所向既渺小又強大
再無從超越
難怪對於弘一法師而言
深情至極是絕情
故選擇了遺世獨立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