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西班牙反芻記(七)



此行到西班牙對扇子留下的印象
恐怕比在任何其他國家都來得深
因為西班牙的仕女(有些男性亦然)簡直人手一扇
在這個空調用得十分節制的國家
隨時隨地有人自製涼風
尤其沒有冷氣的悶熱地鐵站裡
簡直萬頭鑽動 萬扇煽動

本以為這是Flamingo的國度才會到處賣扇子
後來發現這跟他們的民族舞蹈沒有絕對關係
扇子已成他們的民生用品之一
可惜我只應景買個兩把紀念
有些小店的扇子做得挺有特色
不過當時一方面覺得貴 二方面認為用不上
看看就罷手了
現在想起來些許遺憾
不少國家很難有機會再造訪
何必錙銖計較呢

中國也多得是扇子
同行有伙伴就說在大陸買太多
根本不想再買
但每個國家的風情都有不同的呈現
看看原有的檀香扇、紙扇
甚至其他國家的藤扇
再看看西班牙的蕾絲扇
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感覺

有的扇子適合在仲夏夜搧風趕蚊子
讓人聯想皺紋滿佈 閒話家常的老人家
有的扇子題了詩詞
可供騷人墨客賣弄倜儻
有的扇子綴滿羽毛、飾品
適合一千零一夜裡充滿波斯風情的慵懶后妃
也有扇子滾了蕾絲
讓人遐想被遮住那張巧笑倩兮的臉蛋

自古以來扇子一直是項很有味道的配件
只是由於亞洲國家工業化得晚
二十世紀後期搭建大型公共建築自然考慮到現代化的空調系統
扇子也因此慢慢走入歷史
反觀歐洲許多地方夏天燠熱是因為設計那些建築時還沒有冷氣這玩意兒

西班牙之行讓我尋回那種復古的感覺
常看到情侶互相為對方搧風
這種視覺效果為我的記憶添了許多詩意
也贊許他們對能源的珍惜與節制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西班牙反芻記(六)


(巴塞隆納:聖家堂復活立面&米拉之家)

從西班牙返台多日還沒回到現實生活
回顧Granada買的DVD一看就是一下午
邊拍邊把玩紀念品又耗去整晚
更遑論處理伙伴們寄來的影像光碟所花的時間了

浪擲光陰於美好事物是可貴的
整理旅遊資料庫仍常流連那些忘了名稱的小鎮小湖小山丘
某些驚鴻一瞥的極致景物
乃至與陌生旅者的小小邂逅
就是不太記得各地食物的味道
可見味蕾十分遲鈍

旅遊的起點與終點並不是機場
它有比旅程本身長得多的醞釀期與沈澱期
其中尤以後者持續最久
每個人在旅遊中最滿足的地方應有所不同
有人重視美食
有人僅求輕鬆放空
有人印證史地藝術
也有人踐履大山大水大峽灣
追求視覺的壯闊與震撼
但旅程回饋給個人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對我而言賞味期可達數年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西班牙反芻記(五)

 
(塞哥維亞城堡:馬賽克磁磚地圖)

別小看它在歐洲算不上什麼趾高氣昂的國家
物價卻絕對不遑多讓
這幾年歐元飆得嚇人
真不知道怎敢造訪這種地方

東西貴 治安又差
小小一瓶礦泉水就要一點多或兩歐元
幾乎隨便什麼最基本的飲品都是1.8-2歐元之類的價格起跳
剛開始在馬德里及其周邊活動還嫌貴
後來發現那裡和安達魯西亞算相對便宜
之後到加泰隆尼亞的物價更不敢領教

物價奠基於國民所得
也反應所得
看到許多外國人全家大小傾巢活動
無論用餐、看flamingo或進博物館、城堡參觀
錢掏得似乎很輕鬆
離境時也見身邊老外拿著一大疊退稅單排隊
不知買了多少東西
因而十分為台灣的國民所得感到悲哀
據稱中產階級逐漸消失中
除了朱門酒肉臭外
多少家庭在燒炭的邊緣苟延殘喘著
如此一道出國開眼界有幾個家庭消費得起

台灣的建設奇蹟已成明日黃花
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無盡的弊案
SAMSUNG、HYUNDAI、DAEWOO等企業產品滲入國人的生活後
我們只能眼睜睜又心痛地看著南韓國民所得超過台灣
連對岸都正在迎頭趕上
西方著名景點的外文解說已經除了日文又多出簡體中文
台灣何去何從呢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西班牙歷險記(三)

這次西班牙同行伙伴全臨時在網路上結來
都很好相處
但我不改獨行俠本性
每到個城市就迫不及待地竄出吸取自由空氣
(不過別說我掉相機活該,當時是集體行動的)
比起其他結伴同行的伙伴來說自然有不同的體驗囉


在國外跑的時候最不敢冒險嘗試的部分就是「吃」
到西班牙理當享用pealla海鮮飯與tapa小吃
但只在和大家一起時試了一回
落單時沒再點過
相較於他們一夥人摩洛哥菜、pizza什麼的都點
我這部份確實遜色不少

在西班牙跟在義大利被搭訕的機率差不多
於馬德里、塞維亞及巴塞隆納等地都有被陌生人攀談的經驗
格拉那達的阿爾拜辛甚至有位先生邀我共進晚餐
雖然這位自稱從日本來參加學術會議的醫生
看起來像是和我一樣單獨行動的旅者
但因西班牙治安不好而婉拒了他
誰知他是不是真的觀光客呢
我對浪漫邂逅一向保持高度警覺

自己移動速度是最快的
由於想多看幾個地方
早早便脫了隊以自己的步調去移動
譬如馬德里的三大美術館
由於平日熟讀也教藝術史
到現場便不需美術導覽
自己按年代的先後
一路挑著想朝聖的重點欣賞
這是愉悅的
一點也不孤單

(全球第三大天主教堂在塞維亞)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西班牙歷險記(二)

(哥多華百花巷可遠眺清真寺)

在巴塞隆納掉相機的那一瞬間十分心痛
SONY全新記憶卡、T1相機
以及十幾天下來700多張照片與影音檔全付諸東流
這些照片百分之七、八十都照景物
遍及我偏愛的哥德式教堂、彩繪玻璃
以及當地特有的噴泉廣場、回教風建築、磁磚、瓷器等
甚至還有在瓦倫西亞看的珍貴鬥牛紀錄全都化為烏有
影響所及
最後兩天似乎失去出門尋覓、探索的動力
因為沒有紀錄的工具
好像自己也少了隻眼睛

所幸這感覺沒有持續太久
依然努力把自己當塊海綿每天放空重新去吸收
只能開闊真正的眼界以求影像在腦海烙得更深
那種閒散而不用拿相機的遊覽
是走了二十幾個國家絕無僅有的經驗
很棒 但也希望不要再發生了

在巴塞隆納她們都忙著買Camper
還特地抽一個半天去買
我則是第一天路經Gracia大道
就帶了一個鎖定已久的LOEWE
也算聊慰丟失相機的難過吧

(哥多華巷弄多有個性商店)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西班牙歷險記(一)

(馬德里太陽門地標)

又一個思緒澎湃的夜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古詩十九首道盡不少古今皆同的心境
所以把握另一個堪熬的暑假夜
將德光給我的「殘餘照片」做些處理

老了吧
這回出遠門丟三落四
換了400多歐元及一堆美元竟於飛機上遍尋不著
證實忘在家裡前著實忐忑不安
(真佩服自己還能撐一星期到Granada才打電話回家問)
還好有其他伙伴多帶可充當我的臨時提款機
不然用visa預借現金下來利息可觀著

接下來是向來敏銳的方向感開始出差錯
在Ronda累得室友也一起慌亂狂奔了一陣
最糟的莫過於相機在Barcelona被扒了
雖然大家一路保持高度警戒 互相關照提醒
相機依然於惡名昭彰的Barcelona
就在原應恩光滿照的聖家堂前不翼而飛
發現時不僅包包背在前面且拉鍊是拉上的
大夥瞠目結舌
不知這是打哪兒來的閃靈扒手

這趟西班牙算是半自助
沒有自己交通工具的情況下路走得多
由於在Sevilla徒步逛遍舊城區
這雙耐操的腳竟開始起水泡
多虧嘉玲和德光的OK繃傷勢才控制住
不過水泡後來成了繭
跟歷來旅途的表現相比又是一遜

昔日離家個把月沒感覺的我
在Barcelona掉相機後心情產生轉變而想起台灣來
原來遊歷跟吃是一樣的
原來食量與遊量都退化了
再棒的饗宴也只想吃飽不想吃撐

(塞哥維亞大教堂)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飛向安達魯西亞~~~

 

(安達魯西亞,鬥牛之鄉:隆達) 

出發前最後一夜有小小的颱風
幸好動搖不了既定的行程

這幾天出現異常的煩躁
嘗試用運動來抒解
狠狠游了個2000公尺方略感舒暢
是年紀到了嗎
決定事情越來越瞻前顧後
欲走還留 欲語還休

自從看了「鐘樓怪人」音樂劇後
安達魯西亞便一直隱約召喚著我
解癮頭的週期也到了
無論前面什麼正等著
還是走吧
至少逃開這島上烏煙瘴氣的政局與亂象